细节源自生活情感发自内心

45baike 2024-12-06 3364次阅读

细节源自生活情感发自内心

  从《媳妇的美好时代》到《我的美丽人生》再到《双城生活》,王丽萍每年都为观众带来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因为真实描述中国老百姓当下的生活,她的戏不仅领跑收视率排行榜,斩获国内外大小奖项,还出口到非洲,受到坦桑尼亚观众的热捧。这位“金牌编剧”昨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坦言,自己的创作理念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所有细节都要源自生活,人物情感必须发自内心。”

  不同于热播“雷剧”的天马行空,王丽萍的戏始终扎根现实主义题材,聚焦都市家庭生活,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故事。“我希望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的时候,能有一种代入感,觉得这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在她看来,真正能打动观众的还是温暖美好的情感,“特别是那些平凡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

  写了近二十年剧本,王丽萍对家庭题材的探索也有了变化:“早期的戏相对封闭在一个家庭里,大多是家长里短;这几年更注重反映当下的一些社会矛盾。”尤其是 《媳妇的美好时代》之后,她的每部戏都有不同的切入点,《双城生活》直击“异地恋”,《媳妇的美好宣言》聚焦“二婚男”,即将播出的《我家的春秋冬夏》则关注“养老”话题,“这个问题我身边很多人都遇到过,自己工作忙没法照顾老人,但老人又特别希望儿女陪在身边,家里就产生很多矛盾,所以也是有感而发。”

  王丽萍很会写,看她的戏,总觉得故事发生在自己身边,并被其中幽默、真实的生活细节所打动。“我的绝大部分创作都来自真实生活中的点滴。”王丽萍坦言,最深刻的创作心得就是“源于生活、忠于生活”,而非闭门造车。为获取灵感,积累素材,王丽萍每周都做采访,了解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她还在相亲节目《相约星期六》中担任嘉宾,与年轻人谈婚恋聊人生:“四个小时的录制过程中,我可以了解到大量年轻人的生活和想法,包括他们怎么看待婚姻、家庭,以及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素材积累,王丽萍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写一部戏,我都会买一个本子放在包里,报纸上看到相关新闻就会剪下来贴上,听朋友说到有趣的故事也马上记下来。”在她看来,剧本创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过程很艰难,不是说遇到一个话题一个点,马上就能激发灵感,都是长期积淀下来的。”

  在很多人眼中,王丽萍三个字就是收视率的保证。但她透露,自己也曾有过低谷:“我早期写过一部电视剧,叫《女人不麻烦》,过于闭门造文,导致收视率不高。这给了我很大一个启发:电视剧是大众艺术,还是要把目光聚焦于最普通的观众群。”

  不过,王丽萍也反对“唯收视率论”,“最重要的还是出好剧本。我也写过一些收视率很高但情节有些离奇的戏,但反过来看其实我并不很喜欢这些作品。因为,为情节而制造情节的时候,我只是一个匠人,在完成一个东西;但是如果代入自己的情感,深入人物之后,就会发现剧本的魅力。它是很吸引人的力量,我自己都会为这个剧本兴奋,渴望去写。”

  与一般编剧介怀导演、演员改剧本不同,王丽萍并不在意拍摄过程中的二度创作:“编剧只是一个基础,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对剧本提意见。”在她看来,电视剧是团队艺术,“如果大家都在做加分的话,最后呈现的可能会更好。”

  投行雇佣官二代高铁 一摔女童嫌犯求判死刑李天一案申请延期抚顺 哀悼沈星 陈红老公小S主持春晚鲍尔默退休自曝丑闻登 诺贝尔提名韩朝离散家属团聚郑爽承认整容李天一案受害者抑郁小学生取消百分制穆巴拉克出狱